文 | 小鲤聚宏鑫操盘
编辑 | 小鲤
如何正确对待年迈的父母?
父母辛劳一生,当步入晚年时,子女应给予他们宁静的晚年生活,还是让他们继续为家庭贡献一份力量?这一问题,至今没有简单的答案。
展开剩余86%2025年7月9日,相声艺术家杨少华的去世,再次让这个问题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焦点。杨少华,享年94岁,作为相声界的传奇人物,他的离世引发了网友和粉丝们的激烈争论。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就在他去世当天,关于他的种种争议仍在发酵。
那天上午,天津的气温突破30℃,杨少华被儿子杨议推着轮椅出现在某店铺的开业现场。视频中可以看到,杨少华瘦骨嶙峋,坐在轮椅上的他显得非常虚弱,手臂皮包骨,青筋显现,甚至连嘴巴都无法完全闭合。令人痛心的是,杨少华的社交媒体账号仍然更新着带货视频,视频中,他在茫然地吃着不太合适的淀粉肠,而儿子杨伦则在旁边热情推销。
仅仅几天后,这位曾为相声艺术奉献毕生精力的老人就与世长辞。那时,杨少华的带货视频迅速被删除,这一举动引发了众人的质疑与不满。
在那样的身体状况下,让他在烈日下参与商业活动,无疑是一种对年迈身体的极度不尊重。杨少华的晚年,似乎一直在儿子们的安排下,频繁参与各种商业活动。尤其是杨少华的三儿子杨议,以“照顾父亲”的名义,实际上把他当成了一个带货工具。从酸梅汤到油炸淀粉肠,杨少华年老体衰时,不得不以自己虚弱的身体为商业活动“增光添彩”,尽管这些产品对于他来说毫无营养。
然而,李金斗在得知杨少华去世的消息后表示,杨少华去世时并未感到痛苦,且生前状态良好,四个儿子都十分孝顺,家庭关系和睦。虽然这番话听起来充满温情,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李金斗的说法并不能打消疑虑。特别是在杨少华去世后,家属急忙删除了带货和剪彩的视频,这一举动更像是心虚的表现。
杨少华的去世让我们反思,作为子女,应如何对待年迈的父母?他们一生辛苦劳作,到了晚年,是否应该安享天伦之乐,而不是继续被安排参与商业活动?94岁的老艺术家,去世前几小时还在参加活动,这究竟是孝顺的体现,还是一种隐性的剥削?
李金斗的表态虽有情感慰藉,但从杨少华晚年的遭遇来看,很多人依然质疑这种“孝顺”的真诚与尺度。毕竟,杨少华曾在年轻时以艺术为生命,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欢笑。可到了晚年,他却变成了短视频平台的带货明星,甚至一度要被抱上轮椅参加公开活动。那些熟悉他的老观众看到这一幕聚宏鑫操盘,心中无不感到痛苦,仿佛看见自家老人被当作“马戏团”的笑料。
诚然,对于老一辈艺术家而言,晚年依靠自身的影响力赚取一些养老钱,似乎并无不妥。然而,关键问题在于:年迈的身体是否能承受这些高强度的活动?家属是否真正为老人的健康着想?同样年逾九十的京剧艺术家早已成为“国宝”,一出场便引发轰动,而相声演员的晚年似乎总是被当作“取乐工具”。杨少华的晚年,如果只是为商业活动而频频曝光,那么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尊重艺术,多少是消费老艺人形象?
那段带货视频中的杨少华,眼神涣散,身体极度虚弱,这一场景让人不禁想起那些被迫继续工作的老马,尽管已经无法再为观众带来“笑料”,却仍然被围观的群众期待看到最后的摔倒。很多人认为,杨少华的离世并非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,而是长期被剥削的结果。
事实上,杨少华一生可谓是艺术的象征。他12岁便在北京启明茶社做学徒,这里是相声界的黄埔军校。他独创的“蔫哏”表演风格,把市井小人物演绎得生动有趣。可晚年,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,老艺术家开始被晚辈艺人当作“吉祥物”拍照,甚至被要求在直播间里装傻充愣。这些画面令人不禁心疼,仿佛看见一个艺术家渐渐失去自己的尊严,成了别人利益的牺牲品。
归根结底,问题不在于这些活动本身,而在于度的把握。九十多岁的老人,是否真的适合参加连轴转的商业活动?家属和活动方是否为其提供了必要的防护措施?若与其他艺术领域相比,京剧艺术家的晚年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,那么为何相声演员的晚年,仍然是如此令人心酸?
杨少华最终的商业活动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重?他的最后一段带货视频是否真的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?无论如何,他为艺术奉献了一生,晚年却不能安享天伦之乐,这让人唏嘘不已。
真正的艺术生命不在于表面上的繁华,而是在观众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。你觉得,年迈的艺术家该不该继续参加商业活动?当他们的身体日渐衰弱时,又该谁来为他们按下“停止键”?
有的人认为,孩子们太贪心,拿老人当摇钱树;也有人认为,或许老爷子真的愿意这样做,背后或许有他自己的苦衷。然而,无论如何,一位94岁的老人,在大太阳下参加商业活动,绝不应该是一个正常的决定。
孝心,究竟该如何体现?是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富足,还是无微不至的陪伴和关怀?每个人的看法不同,但对杨少华晚年的反思,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。
信息来源
《相声名家杨少华去世后,其子账号“杨爷爷的快乐生活”删除带货视频》——红星新闻
发布于:山东省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