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“我国活跃的平台经济也正在创造着很多的新型就业机会,未来新职业产生的速度将大大加快。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、经济学教授张丹丹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过去被视为“过渡性就业”的临时选项,已演变为越来越多劳动者的长期选择,甚至成为一种就业新常态。
张丹丹表示,各地正在加速落地技能培训补贴、见习岗位扩容等举措,缓冲短期就业冲击;同时,数字经济衍生出的AI训练师、智能客服工程师等新职业,正逐步吸纳传统行业溢出的劳动力,形成动态再平衡机制。
对此,她建议,强化平台企业就业“蓄水池”功能,对吸纳灵活就业超万人的企业给予税收阶梯优惠,设立“新业态就业孵化基金”,支持生产、生活服务等领域衍生个性化就业形态。
张丹丹建议兴盛网,建立“AI—就业”动态监测与响应体系,构建实时更新的“人工智能就业影响指数”。张丹丹团队计划每季度发布“人工智能就业影响指数”的变化情况以及《AI就业替代与创造白皮书》。(白丽斐)
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